1、《浪淘沙九首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。
2、原文:浪淘沙九首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。
3、如今直上银河去,同到牵牛织女家。
【资料图】
4、其二洛水桥边春日斜,碧流清浅见琼砂。
5、无端陌上狂风疾,惊起鸳鸯出浪花。
6、其三汴水东流虎眼文,清淮晓色鸭头春。
7、君看渡口淘沙处,渡却人间多少人。
8、其四鹦鹉洲头浪飐沙,青楼春望日将斜。
9、衔泥燕子争归舍,独自狂夫不忆家。
10、其五濯锦江边两岸花,春风吹浪正淘沙。
11、女郎剪下鸳鸯锦,将向中流匹晚霞。
12、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,淘金女伴满江隈。
13、美人首饰侯王印,尽是沙中浪底来。
14、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,头高数丈触山回。
15、须臾却入海门去,卷起沙堆似雪堆。
16、其八莫道谗言如浪深,莫言迁客似沙沉。
17、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
18、其九流水淘沙不暂停,前波未灭后波生。
19、令人忽忆潇湘渚,回唱迎神三两声。
20、译文:其一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,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。
21、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,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。
22、其二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西斜,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的琼砂。
23、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的狂风,惊得鸳鸯逃出了水中浪花。
24、其三汴水往东流去,河水泛着很细的水波纹,清清的淮河早晨显出鸭头绿的春色。
25、您看渡口流水淘沙的地方,渡过了人世间多少人。
26、其四鹦鹉洲头波浪卷着泥沙,青楼上少妇凝望春光,直到夕阳西下。
27、衔泥的燕子都争着回巢,只有那冤家就一点也不想家。
28、其五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,春风吹拂着水面,波浪正冲刷着沙砾。
29、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,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。
30、其六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,淘金的女伴早已布满江滨。
31、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,全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的黄金。
32、其七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,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。
33、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,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。
34、其八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,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。
35、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,历尽千辛万苦,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。
36、其九江中流水一刻不停歇地冲刷着沙砾,前面的波浪尚未退去后面的波浪已经生成。
37、使人忽然回忆起昔日漫步潇湘洲头的往事,不禁和着迎神曲调唱了几声。
38、扩展资料:创作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,气势顿衰。
39、藩镇割据,宦官专权。
40、才人被外放,愤激之际,怨刺之作应运而生。
41、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,如《浪淘沙九首》。
42、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,且非创于一时一地。
43、据诗中所涉黄河、洛水、汴水、清淮、鹦鹉洲、濯锦江等,或为辗转于夔州、和州、洛阳等地之作,后编为一组。
44、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,即长庆二年春(公元822年)在夔州贬所所作。
45、赏析:“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”见唐·刘禹锡《浪淘沙》。
46、淘:用水冲洗。
47、簸:摇动。
48、自:来自。
49、这两句大意是: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,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,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,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。
50、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,赞扬它们冲风破浪,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。
51、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,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。
52、“如今直上银河去,同到牵牛织女家。
53、”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,驰骋想象,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,顶着万里黄沙,逆流而上,直到牵牛织女家,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。
54、这首诗通俗易懂,常见诸儿童读物。
55、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,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,和高高在上、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。
56、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,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,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。
57、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,有一番作为,纵然是恶浪频也不改入世的初衷。
58、由此可见,诗人百折不挠、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!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,气势大起大落,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,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看了会喜欢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