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沪明新事之点绿成金

时间:2023-06-24 12:27:13 来源:中工网 分享至:

沪明新事之点绿成金(主题)


【资料图】

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

沪明路、沪明新村、沪明小学……在上海以南800多公里的福建省三明市,随处可见的上海元素,诉说着割舍不断的沪明情缘。

“党指向哪里,我们就奔向哪里……”纪录片《沪明往事》中,80多岁的原上海三星糖果厂党支部书记侯水泉,回忆起60多年前整厂搬迁来明时这样说。

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成千上万像侯水泉一样的上海建设者,在红旗的指引下支援福建省工业基地建设。18家上海企业迁入三明,助力这座新兴工业城崛起,也为新征程上沪明再度携手积淀了深厚的基础。

岁月轮转,真情不变,沪明新事,再谱佳篇。2022年5月,经国务院同意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》,明确上海与三明正式建立对口合作关系。

一年多来,两地开启了全方位、多领域对接沟通,互访交流已达140余批次,双方明确在红色文化宣传、园区产业、文旅康养、农业、国资国企、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、人才交流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合作。“和以前的合作不同,新时代的沪明对口合作更强调优势互补、互惠互利。三明希望学习上海的先进理念和开放精神,在观念上、精神上形成同频共振。”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说。

就在两地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一周年之际,6月11日至6月16日,记者随“上海媒体三明行”集中采访团走进三明11个县(市、区),深入三明1958工业记忆馆、建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建设工地、将乐县常口村等39个采访点。

今天,首先为您讲述关于绿色发展的“沪明新事”。

文旅赋能吃上“金湖饭”

“来,大家快吃点水果!”将乐县常口村村民邱彩立热情地招呼着远道而来的上海客人。

这些年,常口村发展生态旅游,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到185万元。邱彩立把自家房子两个厅腾出来。屋外,金溪河从村口淙淙东流,对岸青山郁郁葱葱,游客清心散步尽享负氧离子;院子里摆“擂茶”,相约亲身体验特色文化;游玩累了,可以在内厅歇歇脚。

花生、山芋、玉米、毛豆,每一种小食都是邱彩立亲自栽种,或许外观没那么均匀,口味却很香嫩。等了半天,客人试探性问道:“水果在哪里?”

一问才知道,眼前的这些琳琅满目的小食,都叫“水果”。这样的“误会”,让笑声久久回荡在整个小屋。

走进制作小食的后厨,大锅灶许久没有烧过火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捷的燃气灶。

“烧气政府给我们补贴,自己花不了多少钱。”随后,邱彩立这个乡村中年妇女脱口而出,“我们要保护环境啊。”

原来,“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”的自觉在村里人心里已根深蒂固。

最近一次点绿成金的探索,来自“林业碳票”。它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,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,以“票”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,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、可收储、可贷款的“真金白银”。编号“0000001”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,实现收益14万元。

碳票还成为常口村最时髦、最骄傲的嫁妆。村民张慧说:“父亲当时告诉我,他能给我最好的,就是这一片绿水青山。”

目前,第二张林业碳票也于去年申办。常口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说,村里不着急将其变现,“由于是全国首创,它还没有跨区域开放,更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。我们觉得人均变现150元太少,难以体现价值。等以后联通了价格肯定能涨上去。”

好消息是,沪明两地林业部门已在6月初签署合作框架协议,支持已开发的存量“三明林业碳票”纳入上海碳普惠体系。这下,村民们又有了新盼头,等越来越多碳票变现,他们就有更多的资金更新基础设施,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。

在绿色发展层面,两地的合作不光是未来时,还有现在进行时。

泛舟于泰宁县西南的大金湖之上,清风拂面,碧波荡漾。不远处,沪明对口合作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项目——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已进入土方开挖及桩基施工阶段。

“我们现在处于水墨丹山的核心区。大金湖因湖床富含沙金而得名,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清澈浩瀚的湖水交相辉映,是泰宁世界自然遗产、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。”导游邹秋霞这样介绍家乡。

当她得知客人来自上海时,兴奋地提起,自己曾经跟随乡邻在上海做了五年的生意,直到家中老人孩子需要更多照顾才回到泰宁。目前,泰宁有一万多人在沪打拼,做食堂、开超市约占当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,这为两地加深合作带来深厚的情感基础。

在邹秋霞看来,锦江项目建成运营后,将实现泰宁旅游五星级酒店“零”的突破,有效提升泰宁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和档次,而7月即将开通的南昌西至上海虹桥途经泰宁的动车组,则把上海和泰宁牵得更近。“守着大金湖,吃着‘金湖饭’。泰宁自然禀赋优越,万事俱备,只等更多上海客源的到来。”邹秋霞说。

科技驱动播撒“金种子”

一幅山水画,越画越动人:三明森林覆盖率达77.12%,连续3年位居中国“绿都”年度综合评价榜首;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,每年都保持在98%以上;全市流域水质处于福建首位,在全国也名列前茅。

守护“无价之宝”绿水青山,是三明人融入血脉的责任与担当;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,则是三明人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。而上海,正通过科技合作驱动,为三明人的梦想添砖加瓦。

行走在建宁县溪口镇万亩制种基地田间地头,水稻长势喜人,绿油油的稻秧像一张绿色的地毯,铺满了农田,微风吹过,沃野荡碧波,田畴织锦绣。

眼下,制种经纪人胡长春正关注着节水抗旱稻旱优73、旱优3015、沪优549等系列品种和新组合的制种情况。

就在两周之前,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来到建宁,为“罗利军节水抗旱稻工作室”揭牌。据该中心介绍,节水抗旱稻在建宁制种产量占五分之一,建宁已成为节水抗旱稻种子生产的最重要基地。

为什么是建宁?或许从胡长春和他身边的土地上就能找到答案。

建宁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、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、良好的时空隔离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,光照强,昼夜温差大,种子色泽金黄,千粒重大。当地农民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,就引进了杂交水稻制种项目。经过40多年发展,建宁已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。全国每10粒杂交水稻种子,就有一粒建宁产。

与此同时,经过一代代的钻研和坚守,建宁已经培育出一支优秀的农民“特种兵”——胡长春便是其中之一。30多年前,刚满20岁的胡长春就开始从事制种这个行当。“在制种中,播种时间很重要,不同的品种父本播下去后,母本要在几天后下地有讲究,如果错期掌握不准,就会造成花期不遇,进而减产。”胡长春说,在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头几年,他也常常吃这方面的亏。不断的付出让胡长春从制种行业的“门外汉”变成了“土专家”。

现在,胡长春并不制种,制种经纪人实际上是种业中介,为农户提供种植亲本的同时提供技术服务。他手上共管理1000多农户,制种面积有20000多亩。

经过不断地探索,建宁已摸索出“企业+经纪人(合作社)+基地+农户”生产模式,推动种业产业化发展。当地还建成了集育、耕、种、防、收、烘等制种全程种子区域服务站15个,配有旋耕机、插秧机、无人机等设施设备,逐步实现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。

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认为,已延续15年的节水抗旱稻制种合作,将以沪明合作为契机,在技术 人才等方面双方开展更深层次对口交流,助力建宁打造“超级制种大县”。

拥有梦想的不止种子行业,莲子、种子、梨子、桃子、无患子,建宁的“五子登科”梦想,纷纷迎来上海助力。

以桃子为例,在绿源果业基地,深受沪上消费者喜爱的“锦绣”黄桃正在套袋生长,预计7月中旬就能收获。“我们利用气候优势,提前一个月打时间差,在上海市场卖个好价钱。”总经理傅兴安种了半辈子果树,对于上海农科专家,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“上海农科院无偿给我们试种,没有花一分钱。叶正文研究员等专家还亲自到建宁来,教我们管理过程中注意的问题,比如修剪枝条不能一刀切,要有选择性,以前一年结过果的为主。”

从傅兴安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看到,几乎每年成果期他都和叶正文有沟通。“名气这么大的专家从不说‘我这个一定能成功’,而是说‘你们先种种看’,重实践,不说大话,按科学规律办事,而且特别随和。所以我相信他。”

得益于这种信任,今年2月,在沪明合作机制推动下,傅兴安又从上海农科院引进了5个黄桃新品种进行试种,包括锦春、锦辉、锦冠、锦花和锦园,“有更早成熟的,有更晚的,打足时间差的文章。”

正是凭借这种科学的态度,一粒粒“金种子”在沪明合作的带动下,在三明“开花”。

产业提档解锁“金钥匙”

沪明间的合作远不止农业领域。三明多山,沪明合作就从大山里找准“金钥匙”,锻长板、补短板,推动生态产业化,产业生态化,打造特色产业。

在明溪县,从以往剥树皮破坏濒危野生红豆杉,到全力破解人工栽培世界难题,一株株红豆杉撑起大产业。

红豆杉又名紫杉,从它的枝、叶、皮、根中提取的紫杉醇是珍贵的抗癌药物,全世界对紫杉醇的需求极其旺盛。虽然三明天然红豆杉资源丰富,但由于之前国内既没有人工栽培技术,也没有掌握紫杉醇提取技术,所以很长一个时期只能靠砍伐向国外出口红豆杉原料,这也使得天然红豆杉的储量急速减少。

福建南方制药研发团队透露,在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团队的帮助下,“人工栽培”与“提取纯化”两个关键环节获得突破。数年间,明溪拥有了全国最大的红豆杉人工栽培基地。同时,多项合作专利把提取剂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,并大幅度提高了紫杉醇的纯度。随着紫杉醇提取工艺的规模化、产业化,明溪县的红豆杉产业成功实现升级,改变了长期处在产业链低端的被动局面。

如今,“红豆杉传奇”再次来了“升级版”。

位于明溪县的福建熙华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,工程车辆往来穿梭。该产业园由上海熙华药业与南方制药共同投资建设,致力打造从药学研究、临床研究、原料药到制剂研发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产业平台。

“一期项目计划今年底建成投产,全面达产后,有望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,利税1亿元以上。”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李永表说,

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,明溪县工商联主席谢伟东表示,借沪明合作东风,以熙华、海斯福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布局,有助于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,为明溪实现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聚增强了后劲。

“特色更特”,沙县人持续在舌尖上“闯天地”。

当年,沙县小吃靠着薄利多销走出大山。目前,沙县小吃门店已有8.8万家,当地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万,辐射带动30万人创业致富,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,成为沙县支柱产业,被誉为“国民小吃”。

“可惜的是,沙县小吃共有200多种,但受条件和成本所限,大部分种类在外省市无法吃到。随着上海与三明对口合作关系不断深化,今年10月,上海第一家沙县小吃旗舰店将在杨浦区正式开业,首批将引进50多种地道的沙县小吃。”沙县区小吃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徐振海介绍,眼下,“国民小吃”正在朝着标准化、产业化、品牌化升级,产业链不断延长。

而在昔日上海企业与子弟大量迁入的三元区,则要“老树发新枝”——三钢集团在可持续发展、生态环境建设上不断发力,狠抓精细化管理。“班组下班时采集上报水、电、煤气等的消耗情况,大家会‘斤斤计较’,这在职工收入考核中占40%左右。”炼钢厂运转车间相关负责人说。

走进位于三钢厂区的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,“三明不会忘记”六个大字赫然写在“沪明情深馆”最显眼的位置。场馆内,一个个老物件、一张张老照片叙述着两地的历史过往。

如今,跨越一个甲子,一桩桩关于绿色发展的沪明新事将为“风展红旗如画三明”注入新的动人诠释。

来源:文汇报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东空调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